心理治療中的面質(confrontation)雖然與動機式晤談(MI)在促進個案各方面成長扮演重要的角色。能夠了解面質在治療環境中的特性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非常重要:

面質的定義:在心理治療中,面質不是攻擊性或敵意的挑戰。相反的,是一種治療師指出個案思想或行動中的某些行為、模式或不一致之處的技巧。這些行為、模式或不一致之處是個案可能沒有意識到或逃避的。目的是將這些議題能開放檢視和討論。

面質的目的:目的是幫助個案深入了解他們的行為和動機,挑戰自欺欺人或非理性的信念,並考慮他們行為的後果。 如果謹慎且適當地進行,面質可以成為培養自我意識和成長的強大工具。

與MI技巧的區別:MI專注於透過同理心和非指導性指導來探索和解決矛盾心理,而面質則更具指導性,更積極挑戰個案的觀點或行為。

個案準備狀態:面質需要仔細考慮個案是否可接受面質。當個案有足夠的心理彈性,與治療師有良好的治療關係,並且願意接受回饋和自我覺察時,個案就可以從面質中獲益。

面質的風險:如果冒然地使用面質技巧,不但可能遭遇個案的阻抗,破壞治療關係,或使得個案對心理治療產生抗拒。最重要的必須謹慎地使用面質,並始終為個案的成長和福祉為優先考量。

成長潛力:如果使用得當,面質可以促進顯著的成長。它可以幫助個案放下否認、辨識有害模式並考慮新的觀點。這對於成癮治療特別有效,自欺欺人是戒癮的障礙。

結合其他取向:實務上,治療師非單一使用面質,經常融合其他取向的技巧,例如,MI使用來處理內在矛盾的技巧。 整合性取向可以兼顧探索和情緒校驗(validate emotion),適當使用可有效地突破個案不當的行為模式。

總之,面質可能是心理治療中促進個案成長的一種有效的技巧,特別是當它地適當地使用並與整合其他治療方法時。 關鍵在於治療師是否有能力知道何時以及如何以尊重、同理心並最終對個案有利的方式使用面質

Copyright © 2024 - All rights reserved 
透早萫砂保留一切權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