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沒有想過「我們的大腦是沒有神經的」,不然,為什麼大腦受傷不會痛?其實整顆大腦佈滿神經,因為它無法既是主體又是受體,什麼意思呢?例如,假設我們的手受傷(刺激主體),透過感覺神經傳到大腦感覺區域(刺激受體),我們就感覺到痛。大腦並無神經把受傷刺激傳到大腦的感覺區域,所以我們不會感覺到痛。那我們的思維過程呢?
如上討論「大腦受傷不會感覺痛」衍生一個有趣的問題,我們的意識必須建立在大腦生理結構上,即大腦損傷了那一塊,我們的意識又少了相應的一部分。所以,大腦生理結構與意識是相應的。是這樣嗎?假如是這樣,那麼我們為何可以自省、自我覺察?即我們的意識卻可以既是主體又是客體。這樣說來,意識與大腦生理結構又不相應。我這樣的論述合不合理,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想想。本篇文章主要針對自我的主客體做粗略的探討。且讓我們來拆解一下:
 

一、自我的雙重本質:主體與客體

 
作為主體:當你反思自己時,你就是觀察的「我」。這是主動的、感知的自我,即「你的思想、感受和意識」。
作為客體:同時,你是被觀察的「我」。這是被動的、被觀察的自我,「你的行為、特徵和情緒」。
例如:當你想「我感到沮喪」時,「我」是觀察「沮喪」的主體,而「沮喪」則是客體。
 

二、一體的悖論(Paradox)

 
主體和客體確實是同一個實體的「你」。這引出了一個思維的挑戰:自我的一部分如何客觀地觀察整個自我?這個悖論衍生了幾個有趣的觀點:
自我作為一種建構:Carl Rogers等心理學家認為,我們的自我概念(self-concept,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)是透過反思及與他人互動中而形成的一種建構。然而,此建構受到我們看待自己的主觀濾鏡(subjective lens)的限制。
客觀性的限制:事實上,主體和客體常無法分割,因此對自己的完全客觀性本質上是不可能的,我們的自我反思總是會帶有主觀的想法。
 
 

三、朝向主-客體悖論之路

 
雖然悖論無法完全解決,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對該議題進一步探索:

 

(一)後設意識(meta-awareness)

 
後設意識往前觀察自我反思的過程本身
- 例如:如果您認為,「我不擅長公開演講」,請問自己「誰在做這個判斷?這個想法從何而來?」
- 這種「分層觀察」有助於區分真正的見解和被制約的自我判斷模式。
 

(二)外化反思(externalizing reflection)

 
使用方法將你的想法具體化,可以讓您以更清晰的方式視自己為一個客體。
- 日記:寫下自己的想法,意味著把內在自我外化為具體的形式,從而更容易分析和反思。
- 與導師或治療師對話:分享你的想法可以讓隱藏的偏見或真相外顯出來,因為說話可外化你的內在思維歷程。
 

(三)平衡主觀和客觀

 
你可以將內部反思與外部回饋結合,以形成更細緻的自我看法:
- 反思你的內在觀察與他人對你的看法是怎樣的一致或衝突。
- 小心不要過度依賴外在的觀點,因為它可能會扭曲真實的你。
 

四、哲學和心理學觀點

 
-現象學:像埃德蒙德·胡塞爾(Edmund Husserl)這樣的哲學家認為,「自我」總是安住在經驗界中,你無法將主體(你)與你所內省的境界中區分開來。
-東方哲學:像佛教這種傳統觀點認為「自我」是流動的和無常的。「看到自己」不是要試著抓住固定的相,而是要體驗這無常內在的經驗。
-心理動力理論:佛洛伊德(Freud)提出,自我覺察為觀察意識(主體)和潛意識(客體)之間的交互影響。
 

五、實務練習

 
要接受這種二元性,可以考慮以下的實務做法:
- 冥想:培養觀察自我的意識,而不迷失在被觀察自我的判斷中。
- 練習自我關懷:要了解既是存在主體又是客體來自我反思,本質上並不完美,在此過程中皆應善待自己。
- 個人成長練習:參與價值澄清等活動,探索核心信念和重要的議題,以協和你的主客體感知。
 
 

結論

 
主體和客體為同一實體以自我反思,為認識自我帶來了挑戰和機會。真正的自我覺察來自於接受這個悖論,即認識到雖然你可以觀察和分析自己,但其實你總是透過自己的主觀視角。不要追求完美的客觀性,而是以好奇心、自我關懷和對持續成長的開放態度為目標。
Copyright © 2024 - All rights reserved 
透早萫砂保留一切權利